讲好“黄河故事”的干旱区版本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具体工作中,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有着不同的侧重与分工。其中,治水文化作为黄河文化谱系中毋庸置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水利事业以及其他诸多行业部门的重要文化现象。

历史时期,黄河治水事业以下游防洪与运河保障为核心目标,以下游为核心区域,形成大量文化遗存与丰富的治河文献,构成了学术界与一般公众认知中黄河治水文化的主体,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与宣传。事实上,黄河治水文化还拥有更为丰富的面相与地域特征,其内涵也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不断有新元素注入。如近代以来在黄河中上游兴起的大规模水土保持事业,不仅成为当代黄河流域治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黄河治水文化注入了全新的要素。然而就总体而言,对于“下游”与“历史”之外的黄河治水事业进行的文化阐释仍显不足,黄河上中游以及西北内陆河流域的广大干旱区治水文化,值得我们予以特别注意。

一、干旱区治水历史是黄河治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黄河流域九省(自治区)中,位于上中游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自治区)有相当比例面积属于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在干旱区,历代治水事业的目的、内容以及主要表现形式都与下游存在明显的不同:为维持农业社会的赓续与发展,灌溉在很长一段时期始终是干旱区治水事业的核心,灌溉文化曾是干旱区治水文化的绝对主体。

黄河流域有着悠久而发达的灌溉历史,著名的郑国渠即为杰出代表。但这些灌溉活动多在渭河、汾河等支流附近展开,黄河干流上仅有少数能得灌溉之利的区域,位于干旱区的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即在其中。这两个区域的水利开发历程起步稍晚却后来居上,至近代灌溉面积已十分巨大。近年内蒙古河套灌区与宁夏引黄古灌区先后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于这两个区域水利开发传统的高度认可。宁夏与河套引黄灌溉事业的历史文化价值已从不同角度得到阐发与宣传,但在以下两个方面仍有可以拓展之处。

一是历史时期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事业曾展现出极高的科技水平。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曾通过改建渠道、修建闸堰等方式,恢复了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宁夏平原古灌区;对此,有关水利史著作与行业宣传普遍提及,但焦点多集中于郭氏在水工建筑物方面的创造,却未能结合其知识背景全面深入探讨宁夏水利成就。元代的大一统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繁荣,郭守敬深受阿拉伯天文学、数学知识的影响,凭借更为先进的测绘手段与计算方法,在很多领域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郭守敬修复的汉延、唐徕等渠在其后三百年大致运行良好,很难想象这位曾亲自探测黄河源头的伟大科学家没有将新式的测绘、计算方式乃至规划思想应用于宁夏黄河灌区的修复活动。结合科技史的有关研究,深入探讨郭守敬在宁夏的河渠规划思想,对于认识沿黄灌溉历史中蕴含的科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历史时期河套平原的引黄灌溉事业对促进民族交流融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秦代开始,河套平原的主要景观数度在农田—草原之间切换。国力强大的汉、唐都注重河套平原的农田水利开发,并在此安置了不少入塞定居的各族民众。清代末年,随着移民的进入,河套平原出现了一波水利开发的高潮,涌现了以王同春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水利人物。近年,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细致研究表明,近代河套地区复杂深刻的民族融合进程与水利开发相伴,主调基本平和,最终形成河套地区灌溉农业不断崛起的经济格局,各兄弟民族共享水利开发成果。河套平原水利事业中蕴含的民族团结密码,还有待进一步破译与宣传。

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的灌溉历史无疑属于黄河治水文化主体。此外,甘肃河西走廊与新疆内陆河流域的灌溉历史则属于黄河治水文化的重要延伸。该区域历来是连接黄河流域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从水文角度视之,西北内陆诸河与黄河流域并无水力联系;但在文化地理等方面,河西走廊与黄河上游关系密切。古人在探索黄河源头的进程中,为弥合《尚书·禹贡》“导河积石”与《山海经》“河出昆仑”的矛盾,曾借用“地下伏流”的观念,将以昆仑山为重要源头之一的塔里木河与穿越积石山的黄河联系起来,西北内陆诸河因之与黄河“水脉”相通,故历代河源著作多将西北诸河纳入其中。20世纪30年代,民国黄河水利委员会即将西北内陆流域纳入其业务指导范围,这一制度安排延续至今。

相较于宁夏平原与河套平原,西北内陆流域降水更为稀少、生态更为脆弱,绿洲农业完全依靠灌溉。历史时期,西北内陆诸河的灌溉事业深受黄河流域影响。在技术方面,来自中原的开渠与凿井技术自西汉起就被引入河西走廊与天山南北,在对当地自然与社会的适应过程中发展出自身的特点;至清代,发展出包含引水隧道、渡槽、分水堰、闸门、塘坝等多样化水工建筑的灌溉系统,其中多数技术的源头来自黄河流域,同时亦吸收波斯的坎儿井技术体系,形成别具特色的吐鲁番坎儿井。在制度方面,河西走廊的灌溉系统始终为政府所有力掌控,这在汉代简牍中即有所反映,而中国最早的全国性水利法规与基层灌溉章程均出土于敦煌藏经洞,其基本制度形态与黄河中游山陕地区别无二致。可以说,西北内陆河流域灌溉文化是黄河流域灌溉文化向亚欧大陆腹地的延伸,充分证明黄河文化在东亚季风区之外的广大空间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由此可见,历史时期中国干旱区的治水事业丰富并拓展了黄河流域治水史的内涵,是黄河治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内陆诸河治水历史特别是其与黄河流域治水史的内在联系,还有很大挖掘空间。

二、干旱区当代治水事业孕育了干旱区当代治水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干旱区治水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干旱区当代治水事业的迅猛发展,孕育了丰富的干旱区当代治水文化,同样成为当代黄河治水文化的瑰宝。具体而言,干旱区当代治水文化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生态文化是干旱区当代治水文化的核心

水不仅是制约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维持干旱区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要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我国干旱区生态环境曾面临一系列挑战。20世纪末,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内陆河流域下游地区生态严重恶化,尾闾湖相继干涸,风沙肆虐、土地荒芜;宁夏、河套沿黄灌区盐碱化加剧,天然湿地面积缩小。从21世纪初开始,国家推出一系列针对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将治水工作视为主要抓手。通过制定流域规划、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改善灌溉基础条件等一系列措施,干旱区水资源利用更趋合理,生态用水供给得到保障,实现东居延海水面的恢复以及塔里木河、石羊河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宁夏、河套等沿黄灌区水环境亦持续改善。明确将生态目标置于干旱区治水事业的重要甚至首要地位,这是千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新情况,是干旱区当代治水事业根本区别于传统治水事业的重要标志;保护生态、节约用水已日益深入干旱区水利行业与区域社会的日常之中,业已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2.制度文化是干旱区当代治水文化的灵魂

我国干旱区当代治水事业的成功,首先是制度方面的成功。这里所谓制度,不仅指行业性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指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为基础的一系列制度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干旱区传统水利管理制度普遍存在不科学、不公平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距离,无法满足干旱区广大用水群众改善灌溉条件的要求。

20世纪下半叶,干旱区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首先通过实行严格、公平的政府管水制度,解决了一大批长期困扰区域社会的灌溉事务纠纷;其后,在国民经济整体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向干旱区水利领域实施倾斜投资,同时紧密依靠群众,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灌溉网主体的现代化,极大提高了水利保障能力,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各族群众生活的改善。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政治体制的优越性在干旱区治水事业中更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治理难度较大的石羊河、黑河流域,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中央决策,坚决推进压井、闭口,坚决推进节水改造,想方设法帮助人民群众尽快度过“阵痛期”。流域管理部门与地方水务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保证了干旱区治水事业常态化、合理化运行。复杂而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及经由这些制度充分形塑的区域社会,已经成为干旱区当代治水事业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现象。

3.科技文化是干旱区治水文化的基础

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相比,包括黄河上游部分区域在内的干旱区治水事业面临一系列特殊的问题,这促使当代干旱区治水事业需要得到来自科技的支撑,并继而凝聚了几代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在基础研究方面,黄河上游与西北内陆河水文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干旱区水环境的影响、高海拔地区现代冰川演化、荒漠地区水生态等领域的成果为干旱区治水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基本依据。在工程技术方面,干旱区现代水工技术体系、高效精确增雨(雪)技术体系、信息化灌区建设体系等研究的不断推进,使得干旱区治水事业的“硬件”水平不断提高。在管理研究方面,干旱区初始水权分配、水权交易体系以及“水联网”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等,都促进了干旱区水资源管理不断迈向更高水平。正是这些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当代干旱区治水事业才创造了诸多前人无法想象的奇迹,也为干旱区治水事业留下一笔宝贵的科技文化财富。

三、讲好干旱区治水故事对中国治水事业走向世界具有特殊意义

如前所述,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层面,干旱区治水文化都是黄河治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区治水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现实意义强烈,其保护、传承、弘扬,对于拓展黄河文化外延内涵、保持黄河文化的地域平衡、提升水利行业在全国文化格局中的整体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干旱区治水文化中蕴含推动中国治水事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我国治水事业不断取得的成就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峡、白鹤滩等巨型水利枢纽的竣工昭示了我国高超的水利科技水平与强大的水利施工能力,并成为我国的代表“名片”之一。目前中国治水事业走向世界亦以工程建设为中心,我国投资或援建的各型水利工程遍布世界各地。相形之下,我国治水事业在工程建设之外的多样化成就尚未被世界充分了解;只要中国治水事业的复杂性、艰巨性还没有被充分展示,中国治水事业的成就就不能被世界充分认识。干旱区治水的千年实践,恰好为世界深入认识中国治水事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典型窗口。

世界陆地面积中有约35%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处于这些区域中的多数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由水资源匮乏引发的生态与社会风险,中东淡水危机、印巴河流纠纷、中亚咸海消亡等皆为其著名者。唯有中国干旱区在最近二十年间,通过有效的治水活动同时实现了经济发展、生态修复与社会稳定三大目标,在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辟出与以色列、澳大利亚、美国等干旱区发达国家不尽相同的治水道路,这对同处干旱区之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干旱区当代治水活动是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制度、科技两大要素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科技具有天然的普适性,易于传播学习,但具有高成本等经济制约因素;最具中国特色的制度性治水方案降低了科技治水方案的成本,对发展中国家更具借鉴价值,然而在国际传播中面临一系列困难。

中国干旱区当代治水事业的成功,其根本制度保障在于强大有为的政府及系统性的政策法规支持。在我国于国际舆论场中还未充分占据主动、相关国际传播话语体系还未完全形成的客观条件下,直接宣传我国干旱区治水制度的优势,较难达到预期效果。文化是具体事业经过沉淀、淘洗、升华而形成的精神力量与价值资源;加快对中国干旱区治水事业的基本精神、基本历史、基本成就的文化提炼,有利于世界加深对中国干旱区治水事业的理解。以讲历史故事的方法,说明中国当代治水事业是历史治水事业的延续,政府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是悠久历史符合逻辑的延续;以讲现实故事的方式,说明为什么非得依靠这样的制度才能实现干旱区治水事业的宏图。以文化的方式萃取中国干旱区治水事业的精髓,从而跨越文明、宗教乃至意识形态的鸿沟,使得更多国家了解认同其中的价值与主张,不但有助于中国治水事业更好走向世界,也将为提升我国“软实力”作出重大贡献。讲好属于“黄河故事”的干旱区治水故事,功莫大焉、利莫大焉。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分享到: